《空間與圖形平面圖形第1課時教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空間與圖形—平面圖形(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直線、射線和線段特征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豐富對角的概念的理解,完善認知結構。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感受空間與圖形領域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挑戰性,產生繼續探索學習的積極心向,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加深對直線、射線和線段、角等特征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用量角器量角、畫角,理解垂直與平行的關系,畫垂線。
教學準備:
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梳理,形成網絡
1、要提出求:
?、俜謩e畫一條直線、一條射線和一條線段。
?、诳磮D說說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根據學生討論出示下表:
直線 | 射線 | 線段 | ||
相同點 | 都是直的 | |||
不同點 | 端點 | 無 | 一個 | 兩個 |
長度 | 無限 | 無限 | 有限 |
③說說直線、射線和線段的關系。
?、茉诩埳袭嫵鰞蓷l直線
2、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并板書。
a、相交(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相交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b、不相交(當兩條直線不相交時這兩條直線互相
學生畫直線、射線和線段
學生討論
學生畫直線。
二、鞏固練習,反饋校正
完成教科書第98頁“練習與實踐”
(1)完成第1題: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
先分小組說,再全班交流
(2)完成第2題: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再獨立思考,最后指導學生用兩點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說明。
(3)完成第3題:先讓學生討論:通過一個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通過兩個點呢?再指導學生用兩點之間的連線最短的知識說明
(4)完成第4題:指導學生說思考過程時,師著重指出:因為從直線外的一點到直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直的線段是最短的,因此從A或B點出發,連通主管道的小管道應該與主管道相應部分垂直。最后讓學生獨立操作。
學生列舉
學生小組交流
觀察、思考、聯想
學生討論
引用、聯想
獨立思考
實踐操作、作圖
三、拓展延伸,整理反思
1、師提問:我們學過哪些角?你能填寫下表嗎?學生獨立做好后全班交流。
名稱 | ()角 | ()角 | ()角 | ()角 | ()角 |
圖形 | |||||
特征 |
2、師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上面的各種角,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討論后,師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3、完成教科書第98頁“練習與實踐” 第5題
學生獨立填后反饋校對。
4、畫角、量角器量角
(1)讓學生說一說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師讓學生嘗試畫45度和135度的角各一個,在用量角器量,并讓學生對比,這兩個角畫時和量時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
(3)完成教科書第98頁“練習與實踐” 第6題
5、補充練習:
判斷:
(1)一條直線5千米。
(2)經過兩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
(3)角的邊越長,角就越大。
學生思考回答
填表,交流
指名學生演示,思考然后討論、交流
學生練習
學生說
學生畫角后比較
學生練習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板書
課后感受
空間與圖形平面圖形第1課時教案這篇文章共4023字。
相關文章
《一年級找規律例3教學設計一等獎6篇》:第1篇一年級找規律例3教學設計一等獎 教學目標: 1、基本技能:讓學生發現、經歷、探究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數學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發
《社戲教學設計一等獎12篇》:第1篇社戲教學設計一等獎 創意說明:《社戲》之美,美在真誠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詩如畫的鄉村風景,這些皆是在鄉愁蠱惑下繪制出的理想故鄉的圖景。本設計旨在通過整體感知——局部探究——整體感知的教學思路,教給學生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