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 教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作業內容
《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圓柱和圓錐的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整理、拓展等活動,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
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2、通過讓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學生概括知識能力;在練習、
討論、合作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整理、交流、合作、探究、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培
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
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對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學生的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能力。
教學過程:
—、直奔主題,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圓柱和圓錐的有關知識。今天,我們來對
圓柱和圓錐的這部分內容上一節復習課(板書課題)。
二、回顧整理,形成網絡
1、總體回顧,呈現知識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圓柱和圓錐這個單元,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反饋交流,形成網絡
師:課前已布置同學們回去進行整理,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整理的材料,
在小組內交流,并說說你從哪些方面進行整理的,在交流中發現哪些地方是你需要補充的?
?、傩〗M交流。(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活動)
?、趯W生展示。(展示不同的知識網絡)
?、弁瑢W評價。(評價、補充)
3、教師總結,依次板書
師板書后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4、交流疑問,回報易錯
5、在S側=ch、V柱=Sh、V錐=Sh這個公式中,誰容易成為間接條件呢?
題里往往告訴我們哪些條件?求什么?如何計算?
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一)判一判:
1.圓柱體的體積與圓錐體的體積比是3∶1。()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得到的是圓錐體。()
3.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 )
4.體積和底面積都相等的圓錐和圓柱,圓柱的高是圓錐的三分之一。()
(二)選一選:
1.把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在( )相等時,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
A、底面半徑和高 B、底面直徑和高C、底面周長和高
2.把一個圓柱平均切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原來的圓柱和拼成的長方體相比,( )。
A、體積不變 B、表面積不變C、表面積和體積都不變
3.一個圓錐的體積是36dm3,它的底面積是18dm2,它的高是()dm。
A、18B、2C、6
4.下面()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單位:cm)
5.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也擴大2倍,它的體積擴大()倍。
(三)用一用:
1、一個沒有蓋的圓柱體鐵皮桶,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是1.2米,做這個
水桶大約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鐵皮?(保留整十數)
2、一個圓柱體蓄水池,從里面量底面周長是25.12米,高是3米,蓄水池
蓄水多少立方米?(保留整數)
3.一個圓錐形砂堆,底面直徑10米,高3米,每方砂重1.8噸,用一輛載重
4.5噸的汽車,幾次可以運完?
(四)想一想: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差16立方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
米?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四、全課總結:
《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 教案這篇文章共3889字。
相關文章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5篇》:第1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 教學目標 1、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反復讀課文,結合掛圖?!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處煖蕚洌骸 蕚浣虒W掛圖,將
《中職書法教學設計一等獎10篇》:第1篇中職書法教學設計一等獎 一、導入新課: 欣賞教室內懸掛書法作品,激發學生情趣?! 《?、新課教學: 1、為什么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 ?。?)、漢字的獨特造型; ?。?)、獨特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 2、書法文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