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與圓錐》教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作業內容
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整理、拓展等實踐活動,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2)通過整理、交流、合作、探究、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
重點: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難點:通過對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的能力。
突破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課件、知識點梳理
教學過程:
導入:子曰:“學而習時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習了知識以后時常去溫習和練習,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學而時習”的快樂!
一、梳理知識,構建體系。
1.同學們,老師帶來了2個立體圖形,分別是什么?在圓柱和圓錐這個單元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行圓柱和圓錐的復習。
2.同學們已經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整理,老師在課前收集了一些同學的整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展示)同學們,盡管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是從特征、表面積和體積這三方面來進行整理的,你們也是這樣整理的吧?下面誰愿意來帶大家一起來理一理?
3.投影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拿著實物圓錐、圓柱敘說各知識點。
條理清晰,聲音響亮,說的真棒!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剛才提到了圓柱的體積是底面積乘高,它是由哪個圖形的體積公式推導出來的?(長方體),是如何推導的?還有哪個圖形的體積也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正方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都是直柱體,它們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同學們,學習數學就要像這樣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就能做到融會貫通。
4.老師也對這一單元的知識做了一個整理(出示),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記一記。
5.經過剛才的整理,你對本單元的知識清晰了嗎?那咱們練一練?你覺得在以前的練習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出錯,需要引起大家特別注意的?嗯,看來大家都是學習的有心人。那你們準備好了嗎?
二、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一)基礎練習
1.只列綜合算式不計算(單位:厘米)
計算圓柱的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的體積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小結:大家已經能熟練的根據公式列出算式了,真棒!咱們繼續。
2.口答,下面的問題各是求什么?
一個圓柱形水桶,底面半徑10分米,高是20分米。
?、俳o這個水桶加個蓋
?、诮o這個水桶加箍
?、劢o這個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
?、苓@個水桶能裝多少水
指名口答。
小結:弄明白問題所求,才能列出正確的算式,因此仔細審題很重要。你們說,是這樣嗎?接著來看。
3.選一選
?、侔岩粋€圓柱的側面展開,不可能是()
A.長方形B.梯形C.正方形D.平行四邊形
?、谝粋€圓柱的側面展開以后正好是一個正方形,那么圓柱的高等于它的底面()。A.半徑B.直徑C.周長D.面積
?、蹖⒁粋€底面直徑為4厘米,高5厘米的圓柱切成兩個完全相等的部分,()切法表面積增加的大。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重點交流第三題。
小結:A切法是橫截,增加了2個底面,B切法是縱切,增加了2個長方形的面,像這樣的題目不能光憑想象,只有通過計算才能找到正確答案。認同我的說法嗎?咱們趁熱打鐵接著來。
4填一填、畫一畫
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已知圓錐的體積是18立方厘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和體積分別相等,已知圓柱體的高5厘米,那么圓錐體的高是()厘米。
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高和體積分別相等,已知圓錐的底面積是2.4平方厘米,那么圓柱的底面積是()平方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引導:同學們,其實對于圓柱和圓錐體積、底面積、以及高這三種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記憶更深刻,知道是什么嗎?那大家就動手畫個草圖,看看每組的兩個圖形各應該是什么樣子。
請一生交流想法。
小結:不僅畫得好,說得更好。同學們,圖文結合可是咱們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哦。這樣一來,你對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更清楚了吧。
過渡:剛才咱們做了一些基本的練習,大家表現得非常棒。接下來,我們來進行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
1.填一填
?、賵A錐形的一堆沙,繞沙堆走一圈是12.56米,高6分米,這堆沙共()立方米。
?、谝桓L3米的圓木,截成三段,表面積增加0.48平方米,這根圓木原來的體積是()立方米。
?、鄣鹊椎雀叩囊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的和是80立方分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這個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倍,圓錐的體積比圓柱的體積少()(填分數)。
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過渡:學好數學就是為了用好數學。讓我們來看看相關的實際問題。
2.算一算
(3)如果每平方米種植番茄6棵,這個大棚可以種植番茄多少棵?
(4)每隔3米用一根竹竿做支撐,一個大棚需要多少根竹竿?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三、課后延伸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只學習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那圓錐有表面積嗎?又該如何來求呢?解老師在同學身邊的一件工具上就發現了圓錐表面積的求法。(出示)看出來了嗎?沒錯,就是《小學生數學報》。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不僅僅關注課本,也要廣泛閱讀,這樣你的收獲會更多。
《圓柱與圓錐》教案這篇文章共6442字。
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教學大賽一等獎12篇》:第1篇初一語文教學大賽一等獎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智懲惡少北師大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
《集體舞一等獎教學5篇》:第1篇集體舞一等獎教學 設計思路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園里,和孩子們一起跳集體舞,主要目的是讓他們感受舞蹈的樂趣以及人際交往的快樂。三月,春暖花開的時節,小蜜蜂是孩子們常見也很喜歡的小動物,這一內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