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體積微課教學設計方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學習主題介紹
學習主題名稱:圓錐的體積
主題內容簡介:使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目標分析 |
|
使學生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學情分析
前需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圖形面積的計算,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認識了圓錐的特征。
對微課的認識:雖然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或者很少接觸微課,但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可以讓師生一起參與到微課的制作當中來,所以學生們都對微課充滿了好奇心,很多都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
學生特征分析
學習態度:大部分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習熱情也高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學習較為懶散、學習習慣差,如:粗心大意、書寫不認真,不愿思考問題,上課開小差,作業抄襲現象較為嚴重。
學習風格:有的學生喜歡做課堂筆記, 復習時喜歡用紙和筆復習,一遍遍抄寫、反復默寫。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喜歡聽老師講課,但不愛做筆記,喜歡把剛學習到的東西,覆述一遍。有的學生不善于從書本接受知識,他們的學習往往要借助實際操作進行。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分析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目的:微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還能讓學生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延伸學生課外個性化閱讀和學習的最好載體。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時機:課前預習,激趣為主。課堂探究,交流討論為主。一開始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境,然后在探究過程中給出自主學習的提綱,將學生迅速引進學習的角色。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方式:把課前預習的微課視頻布置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在家中先進行預習,激發起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然后在學習本節課主要內容時,在新定理的探究中再使用微課,創設出情境,讓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來,調動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片段設計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對應的教學目標 |
復習 | 圓錐有什么特征? |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 |
復習 |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 學生回答,“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 |
新課 | 我們是怎樣得到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 | 敘述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 |
新課 | 那么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 | 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接著,教師邊演示邊敘述:現在圓錐和圓柱里都是空的。我先在圓錐里裝滿沙土,然后倒入圓柱。請大家注意觀察,看看能夠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 |
新課 | 把圓柱裝滿一共倒了幾次? 這說明了什么? | 3次,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 | |
新課 | 圓錐的體積可以怎樣表示呢? | 底面積×高”來替換“圓柱的體積”,于是可以得到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圓錐的體積= 1/3 ×底面積×高 |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與管理
如何讓學生獲得微課資源:由于微課所需要的空間容易小,所以先把微課制作好然后發送到班級的微信群中,讓學生回家用家長的手機觀看,或導出到電腦觀看。
如何確保學生學習了微課:通過班級微信群和學校校訊通跟學生家長了解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他們有在家里觀看了微課視頻。
如何評價微課學習效果:制作一張針對本節內容的微課知識調查表讓學生填寫或者讓學生寫一份對微課視頻的觀后感收集起來,對學生在本節課中微課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圓錐的體積微課教學設計方案這篇文章共4634字。
相關文章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5篇》:第1篇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 教學目標 1、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反復讀課文,結合掛圖?!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處煖蕚洌骸 蕚浣虒W掛圖,將
《憶讀書一等獎教學設計8篇》:第1篇憶讀書一等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聽讀——散讀——朗讀——配樂讀”等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印象深刻的語句,感受作者“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 ≌Z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 1.“心往